7月1日,传播系党支部前往桐庐县开展 “纪念七一诞辰、祭拜革命英烈、瞻仰红色圣地、考察乡村建设”的支部活动,公司新校区建设迁建办主任葛建纲同志担任此次活动顾问,副经理赵敏、朱晓军教授、学院工会主席白晓萍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此次支部活动。
上午,支部党员前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桐庐县新合乡,参观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并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鞠躬拜祭革命英烈,表达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之情,激励党员同志的奋发精神。
根据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资料介绍,1948年,中共浙东临委为贯彻依靠路西、发展浙西、打通浙皖通道的战略部署,在浦江马剑乡石门村(今诸暨市)成立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辉煌的战果离不开根据地的后勤支持。为此,支队长蒋明达亲自勘察地形,将四管乡(今新合乡)定位为后勤生产基地。当年9月,金萧支队被服厂、金萧报社、后方医院等后勤单位先后迁移到当地的山桑坞、山桑尖、天堂、湖田等地,并修建了修械所,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壮大提供保障。与此同时,由于根据地范围的持续扩大和革命队伍的不断壮大,干训班在此应运而生,金萧支队先后举办7期短训班,培训学员600多人,成为根据地人才输出基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后,金萧支队密切配合南下大军,迅速解放杭州和金华部分县城。5月22日,金萧支队奉命撤销建制进行整编,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桐庐县新合乡成为当时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的后勤中心,据考证相关革命遗址一共有12处,被称为杭州的“井冈山”。
下午,支部党员考察新合乡的黄茶种植基地,参观新合乡引坑村的钟氏大屋,这里曾经是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召开群众大会的革命遗址。之后前往桐庐县江南镇,参观考察荻浦村和环溪村两个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传播系支部党员们听取江南镇负责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工作的负责人项芳农同志对该镇发展历史的介绍,参观考察荻浦村的孝义文化,与并在环溪村参观考察具有生态环保效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周子祠堂,并与当地民间书画家一起座谈该村的莲文化建设情况。
据有关资料介绍,荻浦村村域历史悠久,距今已有900年许,文化底蕴丰厚,2006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村镇,2007年与深澳、环溪、徐畈四村一并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孝义文化、古戏曲文化、古造纸文化、古树文化为荻浦村的四大特色文化。环溪村,系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后裔聚集地,有“以莲为邻,与莲为友”的莲文化建设为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