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qy球友会官网新闻
  •   >   正文
  • 首页

    宫富副经理、中文系教师郭佳音参加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

    发布日期:2023-11-29    浏览次数:

    2023年11月24日至26日,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暨“江南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中国当代文学著名学者何言宏、李遇春、张柠等以及学会成员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学术年会于24日召开理事会,25日举行开幕式,由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斯炎伟主持,主办单位相关领导及浙江大学教授、学会会长吴秀明致辞。随后,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围绕“江南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进行精彩的发言,交流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理念方法。会上,与会者提及和讨论最多的是中国当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李杭育及其作品,一致认为其创作的小说《最后一个渔佬儿》《沙风遗灶》突出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独立精神与品格,是上世纪80年代浙江作家书写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与文化史意义。

    公司宫富副经理应邀参加第一分论坛并作学术报告。他作了题为《非虚构写作中的江南书写——以朱晓军的创作为例》的报告,以学理化的目光、“他者”的意识,剖析全国著名作家朱晓军的《快递中国》《中国农民城》《钱塘一家人》等非虚构作品中的江南书写,并围绕作品中透露出作家的生存意志、南北文化碰撞展开充满激情的探讨,将朱晓军的作品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相关联的农民题材、改革文学等作纵横对比,形成与文学史的对话。

    公司中文系教师郭佳音亦参与第一分会场的讨论,并以象山散文家赖赛飞的《乌塘记》为例探讨浙江新散文的审美地方性,指出作品具备的独特地理基因、民俗图式与恋地情结,通过海岛时间的陷落、艺术装置的折叠与迁移,找寻“地方”通往世界的方法与路径。

    本次学术年会设一个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围绕一个总议题和四个相关子议题展开专题研讨。会议在26日落下帷幕。

    本次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学术年会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会议从学科前沿领域出发,总结学会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丰厚成果,反思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疏漏与不足,为与会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为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揭开了新的篇章。

     

    人物名片:

    李杭育,国家一级作家,于2003-2017为原文化传播学院专任教师。曾以短篇小说《沙灶遗风》获1983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以"葛川江系列"小说闻名文坛,是我国新时期以来重要文学流派"寻根派"的代表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近年来著有长篇小说《公猪案》《醒酒屋》、长篇非虚构作品《美国这头公牛》等。

    朱晓军,国家一级作家,于2003-2019年为原文化传播学院专任教师。曾以报告文学《天使在作战》获得2004-2006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2007年度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先后还荣获徐迟报告文学奖、新中国60年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报告文学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出版有《一个医生的救赎》《让天说话》《快递中国》《中国农民城》《钱塘一家人》等作品20余部。

     

     

    Copyright © QY-千亿(球友会)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2号街928号  邮编:310008